深入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建设“
作者:365bet体育 发布时间:2025-10-20 10:26
石柳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大厦 国家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供应基地,是党中央赋予新疆的“五个战略阵地”之一。这是新疆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责任和机遇。新疆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产量、增加产能、重加工、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持续开展大规模增产行动。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增产增产,粮食生产整体水平显着提高。今年以来,新疆粮食生产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夏粮总产量684万吨,位居第一全国第六,历史第四高。秋粮生产形势良好,收获进度超过80%。预计全年粮食丰收。连年丰收充分证明,新疆正在用实际行动为稳定中国“饭碗”、成为母亲的“西粮”贡献越来越多的粮食。从地区内部制衡到供给国家,长期以来,新疆的粮食政策都是以“吃自己的饭”为主。原因在于,新疆距离国内粮食主产区较远,必须保证区域粮食供应的绝对安全和麦瓦散粮食的长距离运输。随着新疆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这一政策将在2022年发生变化。2022年,新疆将把这项粮食工作政策从“区域内平衡、小幅过剩”调整为“区域内平衡、提供充足”。这一政策调整旨在充分发挥新疆粮食生产潜力,加大新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的贡献。7月5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头道沟村麦田里,一名农业经营者操作收割机正在收割成熟小麦。石榴云/摄 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 至此,新疆严格落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每年发布粮食生产目标,并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评估。制定出台一揽子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设立政策基金,重点支持粮油大县和大片地区增产增产。政府通过“组合拳”政策加大力度 粮食生产者和农民的积极性种植谷物。 “有了好政策、好技术,农民种粮就有信心了。”据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下子盖镇哈苏哈村蓬堡村介绍,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群众帮忙。农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科学指导,解决技术问题。自治区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丰收后粮食销售进程顺利。这样就消除了后顾之忧,农民可以集中精力经营田地,种好粮,多收粮食,增加收入。夺粮种粮不仅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要素支撑。新疆围绕耕地、水资源两大农业发展关键要素,不断拓展粮食增产潜力空间。全区累计建成优质绿地5989万公顷农场占耕地面积近60%。节水及水合田面积728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近70%。 80%以上的粮食产自高标准农场。各地不断加强节水、引水、提水建设,探索建立与灌溉系统相适应的轮作制度,构建“既支撑南北、连通东西部”的水资源配置网络。全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利用系数从2021年的0.571提高到2024年的0.587,水、土地等资源要素的保障,让新疆粮食增产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到2024年,新疆粮食总产量达到466亿公斤,位居全国第13位,成为粮食产量最大的地区产销平衡,是能够调集粮食数量最多的国家。 2022年至2024年,新疆净出口量累计达到1417万吨,成为全国七个粮食净出口省份之一。用实际行动让更多的新疆粮食装进“中国碗”。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总产量增长向单产稳产迈进,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该地区粮食生产面积处于历史高位,耕地、水资源约束日趋减轻。通过扩大面积来提高产量的空间有限。租金增加产能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产量。单位抓地力的关键在于技术。致力于国家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1000亿公斤,新疆充分发挥35个粮食主产县在增加产能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新疆依托产业技术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整合推广好土壤、好种子、好机遇、好方法,形成“多技术融合、大规模人口”均衡增产格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向农科求增产。同时,各地在政策支持、水安全、土壤安全、种子安全、机械安全、技术安全等方面实施综合性政策。围绕大面积增产提高单产,制定优质栽培技术方案,吸纳推广麦行缩粗、穗长主秆、玉米密植水肥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这导致了全区粮食产量规模均衡增产,改变农作物高产模式。 9月18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永祥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玉米基地,种植户正在收获玉米。金秋时节,迎来县120万多亩玉米未成熟季节,机械化收获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华彦明 摄:一系列有效措施带动新疆粮食丰收不断创出新高。 2024年,新疆粮食亩产将达到524.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0公斤,历史上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在该国大部分地区都打破了收成记录。今年,新疆夏粮丰收再创佳绩,亩产411.5公斤,比去年增产11.1公斤。产量均增加增速位居全国第一。随着秋粮收获的开始,新疆玉米生产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巩留县等8个县市的200万公顷粮食作物田分别刷新了全国玉米单产100公顷、1000公顷、1万公顷、10万公顷、100万公顷的新纪录。哈巴河县库勒白镇乌什托别村大面积玉米改良田,创我区早中熟玉米大面积100公顷、1000公顷、10000公顷的新纪录。破纪录的丰收不仅夯实了新疆粮食安全的“底线”,也从侧面印证了新疆发展“西部粮食”的含金量持续上升。从地方特色到全国知名的农业,不经过加工是没有意义的。到生产“西部好货”,不仅要有良好的粮食生产能力,还需要加工和销售。这个夏天,奇台县板街沟镇腰站子村生机盎然。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一睹江布拉克“麦子能爬山”的传统农耕方法。他们还步行前往村里的小麦博物馆,了解小麦与这里的不解之缘。窑站子村位于北纬43度,是公认的优质小麦产区。近年来,该村依托优质小麦种植,生产出“姚展子”品牌有机面粉、拉面、食用油、小杂粮等数十种优质农产品。产品出口到该国的拉哈特地区。同时,建成了小麦博物馆、七彩花园等一批特色景点,开辟了一条复兴之路。形成了有机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 2024年,窑站子村人均收入3.06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新疆优质粮食利用产业发展机遇,走向疆外大市场。今年7月,第七届中国粮食贸易大会期间,新疆160多家企业携近500种粮油产品参展。展会期间,签订投资及购销协议近70亿元,处理现场粮食交易近116万吨。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市)粮食管理部门签订了省际合作及营销协议。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事业部等单位与国内粮油企业签订了多项投资购销协议。在奇台县板街沟镇窑站子村工业园区,工人们正在切割挂面(资料图)。如今,新疆面粉因其“弹牙”、“麦香足”等特点,在国内各类展会上经常受到粉丝的追捧。曾经担心中国粮食运输困难的新疆,如今成为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一批优质粮油依靠粮食产业的蓬勃发展,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近年来,新疆从原料生产、企业培育、产业链拓展、品牌建设四个维度同步发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升级,不断提高优质粮油生产和供应水平,提高产品和部分粮油地区的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知名度,培育更多更强的“粮油产品”,引领产业迈上更高水平。粮食是全民的生命,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新疆一方面着力提高生产质量,提高产业效率,建设“西部粮食”,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王志涛
电话
020-66888888